一個假日讀完「卡提耶-布列松 世紀一瞬間」,闔上書本,體驗了布列松的歷史一瞬間。
「不要離開生活,不要離開群眾。」
「一個攝影家的歷史責任比他的榮譽更重要。」
「攝影,很重要的一點是:不談教條,談直覺-----你所夢想的,所不知不覺流露出來的。」
「對我來說,那是攝影的重大哲理之一,直覺是跟人、物、作品都處於同一感應的整個過程。」
布列松大師,是攝影前輩的前輩,他生於一九0八年,
也就是100多年前出生於法國上流社會家庭,
卻用一雙民間視野看整個世界。
他喜歡藝術,醉心於繪畫,成就最大的還是攝影工作,是一種火車頭的精神,帶領法國攝影界看世界。
在晚年時,他棄攝影回歸繪畫
,形成每個階段性的改變都是相互關連性的。
「攝影對我而言,是一種永久性的視覺注意力的自然衝動,它抓住某個瞬間及其永恆意義。然而,繪畫則以其筆闡釋了一瞬間我們的意識捕抓到究竟是什麼。
攝影是瞬間的動作,
繪畫則是深思熟慮。」布列松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研究一門學問,有時快不得更焦不得,就像是用麻油爆著薑片,小小火工出細活,爆到透了,而不是爆到焦了。
最近,在研讀攝影用光及曝光,我很希望藉由數位攝影的時代,不要再讓我拿著測光表.......
大衛•賽瑟(David Ziser),是國際知名的人像及婚禮攝影師。
一個好的攝影作品,始於正確的曝光。
1.使用「高亮度警示」(Highlight Alert)
2.使用相機上的色機分布圖
3.對於JPG拍攝者,高光優先是最佳數位相機功能
4.確認RAW 或JPEG 的曝光值
「.......完成這份工作的知識、拍攝出色人像作品的技巧在婚禮攝影這個行業正迅速的在變成失落的藝術。」David Ziser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攝影的世界就像拼圖一樣,你可以選擇從何時開學習,並且通往哪個角落。
有人說,
攝影是一種昂貴的興趣。我說,
愛上攝影並不是要一昧地使用高階產品,才能表達意境的。
過去的藝術家都需要到死後才成名,財富卻不屬於自己,攝影家Miroslav Tichy也是如此,幾乎是窮苦潦倒過一生,我們無法體會這樣倉傷的生命,要成為這樣有價值的生命。「首先,你必須要有一部爛相機!」Miroslav Tichy這樣說。
都什麼時代了,我們不可能為了堅持這樣的人生,而放棄美好的生活吧,由於,多數人失去的不夠多,擁有的太過於美好,「做到最糟,比全世界任何人都糟,才能出名!」、「只有這樣才能增加攝影不完美的詩意。」沒錯,Miroslav Tichy是多數人認為的瘋子之一。
流浪漢畫家.攝影家米羅斯洛夫·提基|Miroslav Tichy
大師這條路,是彎彎曲曲也是一直保持前進,也就是,是不是當大師以前的日子和當大師的日子其實都是一樣的,真正形容攝影是條不歸路,不是在於設備投資的不歸路,而是創作的不歸路。
他每天揹著拼裝相機,內行人都知道他肯定拍不出優質影像,他依然每天拍下100張照片,自行沖印裱框,同時,也專注在繪畫上。我相信在他的腦袋裡一定有許多方向是正確的,攝影帶給他在繪畫上的靈感和想像力,而繪畫帶領他在攝影上的構圖和光影。
人,追求一生發財升官,企圖脫離貧困的環境。攝影家Miroslav Tichy因環境卑賤,但終其一生不害怕、不逃避,永遠跟著太陽日昇而做、日落而息。
「沒有人會對太美麗或太完美的東西有興趣。」Miroslav Tichy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逛書店,是一種習慣。就像去看看一位老朋友,喔,其實,是認識一大堆新朋友。

每次待在裡面,不禁讚嘆每一季的新書,真是比海邊的貝殼還多,不過,我還是希望看見本土的作家,可以在國際上占有一席之地。
大學教育,大概是把我練就一雙速讀的雙眼,如浪來的時候,就乘風破浪勇往向前,常說,不買書了,氾濫成災已司空見慣,久久不注意,又忘記這樣的提醒了。
日本國寶級生態攝影師/星野道夫
生態攝影師的辦公室就等於上山下海,像這樣的攝影師,除了要有財力添購攝影器材之外,技術的養成也需要花一段時間,最重要的是走出去的那一種精神。
攝影之路多半幻想的太過於美好,就容易在多數人踐踏的圈子打轉,看到的和拍到的都會有一種似曾相似的感覺。
寫真攝影師就像攀爬百岳的那一種精神,要克服的比一般攝影師還要多,尤其是孤獨。
「我,經常在想,在我們的生活中最重要的環境之一,就是圍繞在人類身邊的豐富生活。牠們的存在不僅療癒了我們,更重要的是,牠們讓我們理解,人類究竟是什麼。」星野道夫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