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生活攝影筆記 (42)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1.微單眼相機

無反射鏡可交換鏡頭是相機MILC也被稱為微單眼相機。

 

2.數位單眼相機

是指使用反射鏡將鏡頭所呈現的影像反射到景觀窗的相機,

這類相機一般使用APS-C規格的感光晶片,

尺寸大約是傳統軟片135軟片(24*36mm)的一半,

全幅相機則是135規格晶片。

 

3.感光晶片

數位相機與傳統底片差別於感光晶片(Image Sensor)來取代晶片。

感光晶片是對光線的強弱可以轉換成電流大小的半導體,

一般分為CCD(光耦合半導體)與CMOS(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竹南蛇窯  

2014/5攝於竹南蛇窯

光圈孔徑f/4.5  曝光時間 1/160  ISO200  焦距58mm

 

 

 

文章標籤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快門

主要是控制相機內部感光元件的進光量。

控制曝光時間的重要部件,需與光圈配合。

快門速度快1/4000  1/2000  1/1000  1/500  1/250 

1/60  1/30  1/15  1/8  1/4  1/2  1快門速度慢

快門速度快,若拍流水,可凝結瞬間感覺;快門數度慢,流水則會呈現涓絲有霧氣的感覺。

2.光圈

光圈是鏡頭內部控制光線進光量的元件。

較小的f值,大光圈f1  f1.4  f2  f2.8  f4  f5.6

  f8  f11  f16  f22  f32較大的f值,小光圈

光圈數值以f表示,光圈愈大,進光量愈大,景深愈小(淺),較小的f值,如,f/2.8;

光圈越小,進光量越少,景深愈短(深),較大的f值,如,f/16。

關於景深的大原則:

*光圈愈大  景深愈小 (景深和光圈成反比)

*鏡頭焦距越長   景深越短  (景深跟鏡頭的長短成正比)

*距離愈近  景深愈短 (景深和攝影的距離成正比)

3.鏡頭

通常由一塊或者多塊光學玻璃組成的透鏡組,有凹透鏡、凸透鏡,或其組合組成。

常見鏡頭有廣角鏡頭、中焦距鏡頭、微距鏡頭、長焦距鏡頭等。

基本上,鏡頭越長   視角愈小;鏡頭愈短   視角愈寬。

4.視角

拍攝的視角,是與相機與拍攝主體的相對位置。

視角會影響整個構圖以及畫面中的比例色彩,

角度不同會造成前後景改變和色彩及平均也隨之不同。

建議除了平常慣用的眼平位置,也可嘗試仰望、俯視的角度拍攝主體。

5.主色調

主色調是成為視覺焦點色彩。

太多顏色反而分散注意力,盡量讓單一顏色成為主角,

要有襯托主題的果,主從的關係要明確。

6.光源

光源可分為自然光、現場光、攝影燈光三種。

自然光是指陽光。現場光,是指各種照明燈具。

攝影燈飾常用攝影的輔助燈和閃光燈等。

7.色溫(Color Temperature)

色溫的單位是Kelvin(絕對溫度)在定義上以白熱光為準。

事先知道光源的色溫,攝影者可以選擇適當的軟片或使用色彩濾片來改變色溫。

8.光譜(Spectrum)

光是一種輻射能,是肉眼可以看到的部分,波長集中在400mm-700mm,

人眼所感受的顏色:紅、橙、黃、綠、藍、靛、紫,這是光譜中最長和最短波長顏色。

竹圍漁港

2014/6拍攝於竹圍漁港 

光圈f/5.6  曝光1/250秒  ISO-200  曝光差-1  焦距105mm

文章標籤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