拍照可以很簡單,攝影也可以藝術化,這兩者本質是相通的,但是,在精神面表現上是不同,因為,藝術本身就是一種專業,也趨於複雜化,尤其是思考的深度不同。若只是隨心所欲的表達眼前看見的事物,那麼,不拘於泥任何形式都是可以的。倘若,今天是工作、任務、目標、營利、標準化、甚至是學習等,就必須要按規定或要呈現的方式,賦予影像新的生命與價值,這些學習四通八達都有一種可以符合自己的需求,在沒有設限的學習領域下,我們必須多元的去拍,最終找出一項深入去學習,這就是攝影邁入藝術化必經之路。
出門拍照在服裝上要像健行者一樣的穿著,有帽子、袖套、背包、水壺等,認真的做好出門的準備,會讓我們成功的出擊。拍照拍那麼久了,有誰趴在地面過 ?有誰願意將三腳架插入水中 ? 試問,拍照那天,你是穿裙子或是白褲子,誰忍心讓自己美麗的衣服沾滿泥土呢 ? 也別嫌天氣太熱或是好冷的風不宜出門,這些意外的場景都是自然現象,體會不出大自然的奧妙,就拍不出生動的畫面,請好好找出一件耐洗好活動的套裝,這是拍照的基本配備。
構圖具有張力就是角度上的不同所呈現的效果,當你看見50公分的小狗,會趴下來讓相機與狗平視的角度去拍嗎 ? 還是,拍100公分高的小孩,你願意蹲下去取景嗎 ? 或是,看見神木,頭仰高高,調整相機往上的角度拍呢 ? 另外站在山上的至高點,俯拍眼底下的壯麗山河 ? 切記,角度會神話作品,會出現截然不同的透視感,這就是拍出物體的神韻與氣勢的能力。來看照片吧。
攝於2015,平視
這幾支小筍,大概就30公分高,為了要拍它們,
非得趴在草地上,對焦點在小筍身上不可,
這樣的表現是與主體最近距離感受特別強烈。
攝於2015 / 平視
這張我印象很深,是刻意蹲下,對焦點在遠方。
想像一種坐在椅子上欣賞遠方樹木的感覺...
平視在視覺上要利用物件或色彩造型等,
來加強效果,在攝影的技巧上就得更用心。
攝於2015 / 俯視
人有時要粗魯一點,直接就站在椅子上往下拍,
大溪自然公園有這樣的一個高處向下的廣場。
這樣的感覺,好像可以擁抱整個舞台...
(俯視,本身就是一種特殊的視覺效果)
2015 / 仰視
新竹尖石秀巒楓樹(五連嬰)
去年冬天去,葉子都光禿禿的,用盡力氣,
終於擠進樹幹間,仰頭拍下這張。
仰視,讓景物變得巨大,
又因遠離鏡頭的地方,變得更小,極具張力。
2015 / 俯視
拍照看似閒情逸致,
但若要最為一位出色的攝影師,
就不是那一條康莊大道了,
多閱讀和嘗試不同的拍法和角度,
找出自己最樂於表現的題材,
專門學習,必然有所成就。
祝好友們,夏日
拍照愉快 !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9) 人氣()
藍色。是一種代表晴朗的天空藍,也可以是在衣服上的格子藍,藍色令人感到寧靜,讓我們的性格反映出安靜的效果。旅途中,戴上藍色的眼鏡亦可避免暈車。
綠色。是一種象徵大自然綠草的顏色。它可以改善眼睛的疲勞,增加免疫系統,但是,綠色和藍色相同,在長時間待在這樣的空間及燈光下,會影響食慾,精神容易耗弱。
黃色。是很明顯反映視覺的顏色,它讓人感到緊張而有壓力的急迫感,健康的人是有正向積極的引導,反之,對於不健康的人來說,則會有不良的情緒反應。
橙色。是中立的顏色,有一種幸福充滿活力的感覺。這個顏色和黃色一樣,很適合用在教室裡,如此一來,會讓學習變得更活潑與活力的喔 !
褐色。像是一種穩定放鬆的顏色,可以讓人感到放鬆自在。
紅色。像燃燒的太陽,或是一朵大紅花,讓人感到有燃燒火熱的感覺。紅色可以刺激嗅覺及食慾。卻對有心臟疾病者與精神患者不利。
粉紅色。是具有柔和、年輕、輕快的顏色。我想寶寶大概喜歡這顏色,要不然護士阿姨怎麼都穿粉色系列的制服呢 ?
黑色。灰色。白色。這三者都屬於無色系,它們可任意搭配其他顏色,都可以達到很出色的對比顏色。

2015台中國立美術館/汽車模型
2015台中國立美術館/汽車模型
2015台中國立美術館/汽車模型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4) 人氣()
清晨,若看見藍藍的天空搭配著幾抹的白雲,心情就感到特別愉快,藍色和白色是一種共同的色彩,對每一個人來說,它征服我們的心靈,象徵著自由與奔放,到底色彩在我們的生活中代表著何種意象呢?
拍風景,天氣晴朗與否是指標,晴天時,我們會假想今天一定會出大景 ,下雨的時候,大概就快樂不起來,那見不到陽光的日子,就會是烏雲密布,少了雲,天空失去了光彩,這對攝影人的渴望頓時陷入漫長的等待中。面對大自然變化萬千的色彩,除了色相的飽和度有所差異外,色相裡同時擁有不同的彩度與明度,就像我們拍攝楓葉,每一天,自早到晚的日照影響色溫的變化,使得葉子不斷變化色差,藝術家們所追求的就是這微妙的調子。
台灣豐富的宗教色彩,大紅大金等色彩鮮明,紅色和黃色這兩個顏色,反映給人的是活潑和熱情的感覺。相對於日式寺廟建築,就是灰黑等古典顏色。因此,色彩影響我們的心、眼之外,連帶釋放出我們內心的聯想與渴望,民族性及風土民情,也是改變地方色彩的顏色和面貌。
在百貨公司一樓,呈現著化妝品專櫃的品牌販售,為了要達到吸睛百分百,並與眾家品牌大車拚的狀態下,讓人感受到強烈的高品味品牌形象,常見有黑與白與超大型品牌代言人的影像,更製作不少的影片,讓逛街的人,會多看一眼,達到宣傳與刻意營照的美麗氣氛。每一層樓,都有專屬的商品買賣,賣年輕女孩衣服的,就用年輕粉色系,活潑跳動、流行休閒感,賣男生服裝的,就是好玩輕鬆、休閒與耍酷等。舉凡生活中無所不在的色彩,透過色彩的認識與經驗,我們可以將它貼切的表現在圖像中,人類在追求與創造環境的同時,人工的環境色彩與創作原料也因應而生了。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0) 人氣()
光是攝影的靈魂,是攝影人的寶劍。拍照的人,無論用什麼機型以及搭配什麼鏡頭,都要操作熟練,才能在捕捉當下的光線,拍出迷人的影像。光與攝影的關係,是需要多觀察光線的種類特性,如此,拍出的作品才能跳脫不平凡的感覺。
基本上,光的種類一分為二,一是,自然光,就是太陽光,透過日出或日落,進而掌握光的軌跡,光與影是分不開的,不同的地方,不同的時間,影,是會遷移,色彩的不同,對於主體的線條也不同。二是,人造光源,是除了自然光之外,眼睛所看見的光,如,霓虹燈、閃光燈、鎢絲燈等等。
在攝影器材內,輔助光源像鎢絲燈,容易產生光熱,造成影像偏黃,一般都會在鎢絲燈上加上藍色塗料,減少紅光,讓被攝體減少色偏的發生。另外,就是相機上內建及外接的閃光燈和棚內大型的閃光燈,其優點都可以還原主體的色彩,也不會產生高溫。
出發拍夜景,要先上網蒐集相關內容,清楚了解拍攝的位置在哪裡,要做什麼準備等,做功課是要拍攝前做好心理準備,不一定每次出巡都會出大景,但是,透過經驗的分享,先從一些較安全的夜景攝點開始練習,即使,槓龜,也因正確的學習步驟,穩健地踏出第一步。
拍夜景一定要帶腳架,裝上腳架後,一定要關閉防震系統,避免自找麻煩,影像會有所影響,切記。收細光圈是拍風景的重要技巧,各家機子鏡頭在光圈不同下,其光學表現也不同,先從 f / 11左右開始收細光圈,此情況光學質素會較高。許多鏡頭設定小光圈後,燈光點點會出現像星星狀閃耀,若有長時間曝光時,夜間行進中的車輛流動會產生車軌,這些都是小光圈產生作用的。
當星星狀的燈光拉長許多,會出現不明的光點時,就是耀光。耀光出現,尤其會發生在裝有濾鏡的時候,這是因為光線在鏡頭內反射所造成的,這時候,請先改變角度,再加裝遮光罩,或移除濾鏡。最後,要叮嚀各位,當對焦失敗,請轉向手動對焦,並設對焦為無限遠。並讓閃燈不閃,開啟對焦輔助燈。
2014攝於新竹高鐵
人,要如何產生飄移感,
很簡單,得來全不廢工夫就是....
當啟動小光圈曝光的時候,
無論,人如何移動都不用管,
OK時,就會產生人忽影忽現的感覺了。
2014攝於新竹高鐵
要拍夜景,事前準備功課要認真點,
工具要齊全,腳架和快門線是一起的,
想拍什麼,鏡頭要帶齊,並套好濾鏡。
每次出門,傢伙要擦亮點,鏡頭要清潔喔!
夜景是攝影的另一扇門,
走進去認識它,就等於開啟新的視野。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
海邊是接受自然光最密集的地方,光的強度對於海灘的場景,所表現的亮度也最為明亮。光源的角度和方向,會隨著時段產生不同的角度,如,順光、逆光、頂光等等不同的光特質。
自然光就是指太陽光,太陽光的性質是在學習攝影過程中的重要學習,因此,光線的高低調子,是影響明暗的主要因素。在海邊,亮色系的景物較多,我們稱之為高調性,這時刻,要特別留意曝光的控制。
在海邊,要找出有趣的主體,有沙子、樹木、海水、遊客、船等,將這些元素加入影像中,就會增添歡樂趣味的景象。
海邊的沙子和海水,反射光很強,測光系統會自動給予減光,令影像曝光不足,尤其,是不受光照的一面,反差特別明顯,此時,要善用曝光補償(EV,+ -)來調整曝光。
拍風景照,特別要留意水平,相機的水平儀要參考,或利用現場的水平線或垂直物體,協助掌握水平的掌握。
偏光鏡要裝上去使用,為的是拍出藍天白雲。有些時候,我會裝ND減光鏡,目的是為了減少光度,請注意,要使用大光圈來拍,減少明暗的反差度。
在海邊,多使用高角度與低角度去拍攝,這會讓我麼看見不同的視角。有影子要拍出倒影。也避免更換鏡頭,若不得已,請到車上或在背包裡更換,海邊的風沙大,鹽分高,對相機是一種考驗,感光元件一旦入塵,會徒增清潔困擾,在海邊一日拍後,要徹底潔相機與鏡頭喔!
2012攝於墾丁
這是老照片,拍攝的基本概念是不變的,
類單眼拍出的影像除了視角較窄,
畫質也難免有躁點,但便利性無可取代。
到海邊,眼睛要張大點,
什麼東西最特別?就拍下它。
2012攝於墾丁
拍風景,非常注重水平儀,
現在數位相機都有內置水平儀。
如果相機拿不穩影像歪斜,就表示姿勢要調整,
也就是要練到第一次構圖就要準確,
若不能就要做第二次調整,就是裁切。
(((請注意看這張的水平有無歪斜?)))
2012攝於墾丁
在沙灘拍照,要掌握光與影,
影像中的孩子,在水漥處玩沙,
最迷人的地方就是倒影,
這會讓平凡的影像加入生命力。
2012攝於墾丁
狗的高度低於人的眼睛,拍小動物要蹲低姿勢,
眼睛的水平與狗的高度對齊。
在曝光上更要留意,是順光還是逆光,
請善用EV值調整明暗曝光。
在海灘上,紫外線強,要避免曬傷,
好天氣也要留意海浪與潮汐之間的變化,
安全第一,小心防範。
祝福好友們在海邊取景收穫滿滿啊!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8) 人氣()
台灣小,有部車子,四處拍拍照不是難事,在台灣許多攝影同好,天天出門攝獵,功力實在是爐火純青了,拍風景,有雲景就美。台灣攝影同好們,多半喜歡在晴朗的好天氣做工,習慣在同一個地方,拍出不同的景色。事實上,我們去觀摩外國人的作品時,許多動人的風景攝影都並非是在藍天白雲下拍出來的,而我自己也未能突破舒適圈在陰天有雨的季節裡嘗試其他不同的景色。
拍風景有兩個黃金時段,就是日出與日落的前後時段。晴朗的晨曦的色溫非常鮮艷,色溫變化組非常巧妙,在多雲或是陽光微弱時的早晨,色溫會偏高,此時,會有深藍的天空,偶而太陽露臉,又將暖色調調和在冷色藍調天空裡,雲層在忽冷忽熱的衝撞之下,影像創作空間就會變得更有彈性。
上午時段還有一個好時間就是在8點至10點之間,這段時間是屬於一種硬質掉的性質,也就是,各位去觀察大樓被反射光所照的位置會呈現明亮有立體感,大樓的窗台或外牆轉彎處,明暗的反差非常明顯,影子非常有個性和豐富感,出入風景攝影者,可以在這段時間,拍出不同的光線特徵,以及求取良好的曝光結果。
夕陽無限好,黃昏更燦爛。這句話對於拍風景的人,是絕對不會輕易放過的好時機。此刻,光線較弱,被照射的物體建築,很像烤箱出爐的餅乾,烘托出高貴的金黃顏色。這段時間是軟調光,光線是向下擴散,亮部較為柔和,暗部較不明顯,與晨間的硬調光,其光線的方向性較強,明暗表現極為出色。
另外,還有幾點就是,風景攝影多使用矩陣測光(分區測光),需要嘗試不同的白平衡創作,也可以利光圈的變化產生不同的景深,使其作品更加突出美麗,快門則是展現動態的效果,慢速快門強化影像流動感,高速快門又可凝固動態的瞬間,最後,就是請使用單點對焦,對焦點就對在主體上,拍風景多半會攝入遠方的景色,此時,要改用手動對焦,因此,以上遊戲規則,就要倚賴三腳架的配合了。
攝於2015大屯山
風景攝影,曝光的彈性較大,
最難的是應付天氣的變化,
因此,掌握時機才能拍出出色的好作品。
在正午時刻,景物的立體感偏低,
天空過於曝亮,很難拍出雲的層次感。
攝於2015復興鄉梅園
拍風景必定與腳架為伍,
在小光圈下,為求取較深的景深,
以及處理曝光時需要配合腳架作曝光動作。
這是多雲的午後,突然,看見陽光露臉,
眼前是耶穌光,灑落陽光在山丘底部間,
這張是刷了黑卡,才有辦法拍下它。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拍攝風景少不了在相機鏡頭外加偏光鏡,偏光鏡是濾鏡的一種,偏光鏡主要是要消除反光及散射光,使影像中白雲更白,藍天更藍,它的效果,有一種不可取代性,也就是在後製影像中,對於,不易消除的偏光都無法去除,卻可透過偏光鏡達到消除的功能,偏光鏡也能消除玻璃反光和葉面上及水面的反光,可是對於金屬上的反光就沒有其效能了。
我在戶外拍照,都會帶兩片基本濾境,就是偏光鏡及減光鏡,偏光鏡有個好處就是可以當減光濾鏡使用,它們都是隔絕一部份光線,讓相機進光量減少。因此,偏光鏡可加強影像的色彩濃度,也就是提升對比及飽和度,同時,增加反差及去除反光等重要功能,這是旅遊拍風景非常重要的配備。
偏光鏡與其他濾鏡不同,鏡頭上裝上偏光鏡後要使其旋轉,並透過相機景觀窗觀察偏光的效果。使用偏光鏡最重要是要調整光源與被攝體的角度,這需要多多使用體會,才會發現消除偏光效果最明顯的地帶,是當太陽呈現90度的天空地帶是最明顯的地帶,此時,是消除天空偏光最佳角度,至於,在正順光、正逆光和太陽在頭頂上正午時,偏光鏡是無法發揮作用的。
2014冬季攝於苗栗車站閩南書院
藍天白雲受到陽光照射,再透過輻射發光,
這種稱為散射光,皆屬於偏振光,
鏡頭在光線中同時夾雜著灰塵時,
就會有藍天不夠藍的情形。
2014冬季攝於武陵農場
當我加裝偏光鏡後,加強過濾微塵中的雜光,
很明顯的是影像藍天更藍、白雲更白。
在散射光被消除之後,雲的細節增加外,
天空的顏色更具飽和度了。
2015攝於大屯山
偏光鏡可以消除水面的反光,
讓湖面呈現鏡子般的透明,讓倒影
反映高對比飽和度的功能。
2015攝於軍艦岩
岩石塊在太陽的照射下,會產生反射光,
會令原本的色彩失去飽和度,
加偏光鏡除了消除反射光外,
會將原本岩石的顏色對比加深,
該紅的地方會紅,進而提升飽和度。
有沒有加偏光鏡影像很容易看得出來,
它無法被取代是因為在許多情形下,
後製無法消除已造成的反光偏差,
那我們就來使用看看,又可減光又可去光,
一魚兩吃,何樂不為呢,
祝福大家!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每一天,有不同的景,景包含了光線,有些時候,想把清晨拍的有藍藍的色溫,就微調設定為曝光不足,又想要將一天活力的早餐拍得很好吃,那就調亮點,營造出溫暖的感覺。
光線是如此的巧妙,若是,當我們的眼睛一直處在常態的模式下看東西,影像就沒有什麼特別或不同的色溫的變化。所以,為什麼,我們要早日脫離自動模式,讓我們的影像更有張力的去表現心中的想法,當清晨來時,我們如何以柔和的色調去表現日出,或是,在夕陽西下時我們又如何以陽剛的氣勢表現出與眾不同的影像,這些都是自動模式下所無法感受也做不出來的改變。
光,有方向性,逆光是其中之一,它的角度位置剛好是在相機的前方,但中間則有個被攝體。也就是說,站在這中間的人或物體,前面是相機,背後是光源。逆光的光源照射方向是由人的背後照過來,背後是強光,自然形成臉部或是整個正面都是暗處,在細節消失的狀態下呈現黑色的輪廓。
逆光首要的就是曝光的控制,如果,在逆光下,要呈現臉部的亮光,此時就要以反光板或閃光燈補光,反之,是要呈現剪影的輪廓方式,就無需補光,就是所謂是在曝光不足的情形下,刻意做出的剪影藝術。
2015/北投溫泉
f/4,1/60秒,ISO 200,17mm
逆光的情形,就是我們透過景觀窗看見光芒耀眼,
此時,建築物的背後有顆太陽,
這樣的情形下,非常容易拍到建築物是暗的,
我開了大光圈,1/60秒快門速度,ISO 200,
這樣的曝光組合,也無須調整ISO值,
也可以逆光拍出夢幻的古蹟建築。
2015/近松山彩虹橋
f/22,1/2秒,ISO 100,EV-2,21mm
我是以剪影的方式拍出光的暗色調,
如果,這張是以自動方式呈現的話,
就只淪為常態的夕陽落日,橋會過度曝光,
像這樣的方式,不會只拍幾張,
都會刻意去變化特殊的表現,
小光圈則要使用三腳架喔!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在生態攝影的領域裡,有分為,花卉攝影、動物攝影、野生動物攝影、鳥類攝影等等,這些都有特別的工作方式以及在器材上的要求。
拍花,講究角度的靈活,也就是反應技巧。個人覺得在手機上拍花卉,感到花只是被我收藏在手機框框裡一般,沒有立體的呈現角度,或許,是我還不太適應手機的模式運用,總覺得變化是有限的。花卉非常講究拍攝的角度,手機就像是影像紀錄,花卉攝影則需要變化不同的背景顏色,營造不同的感覺。
過去,常拍平地的鳥類以及小昆蟲,可以看見牠們從眼前飛過,進而捕捉到牠們的動態就感到非常開心了,拍鳥卻注定漂泊孤單,在靜態與動態之間自得其樂,哪天,看著友人扛著大砲,走進樹林裡,就是那種身影與天地相容。拍花和拍鳥雀都適合在清晨、黃昏這兩個時間點,在服裝上要穿上迷彩裝,動作要輕,講話要小聲,有人說,就是在天時、地利、人和之間取得和諧相處。
日本人喜歡拍貓,大家喜歡拍自家的寵物吧,牠就像我們的家人,搖個尾巴或是一個眼神,主人們都知道。若是拍自家小狗,可以帶到戶外光線較充足自然,小狗乖聽話,可以坐立不動時,就以光圈先決,來強調夢幻景深;反若,皮到不行,就要用快門先決去凝結動態效果,最重要的是,對焦一定要對在小狗的眼睛上,自然的眼神就決定動物攝影成功的第一步了。
有人,常配合外拍團去某些國家,可以拍到野生動物,這需要遠攝的鏡頭,這樣是為了與動物保持距離,避免打擾牠們,以及保障安全攝距。請使用高速快門,捕捉自由奔跑的動物,如果,無法有效凝結動態影像,請提高ISO感光度;使用光圈先決,則要調節光圈值,讓曝光自動調節快門速度如,大光圈,是為了讓景深變淺,凸顯動物主體。要記得設定連續對焦及連續拍攝(一秒三張)。
以下為小花模式(近攝與微距的功能)拍出來的影像
2015攝於孔廟
小花模式可以拍昆蟲嗎?可以。
不過,蜻蜓好兇悍,會攻擊我.....
2015/攝於孔廟
小花模式可以拍很細微的植物嗎?可以。
拍起來差強人意,放的不夠大啦!
2015/攝於孔廟
小花模式在景觀窗與看到的物體拍攝一樣,
但淺景,會凸顯物體清晰度。
2015攝於孔廟
如果,要拍遠方的建築物,那就粉抱歉嚕,
清晰度不夠,千萬別拿它來拍團體照啊!
越了解相機的功能,就會調校出好氣氛,
拍出意想中的光與色彩。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9) 人氣()
相機機種與搭配的鏡頭琳瑯滿目,機子越做越小巧方便攜帶,就連手機的功能都強到進逼相機功能,我敢說,手機會取代相機的功能,因為,製作的科技已發展成熟,在操控性與畫質表現上,都已經凌駕在單眼相機之上。
以往,走在路上,拿單眼相機,都會令人特別注目;現在不一樣了,拿手機拍是正常表現,拿大機子拍才覺得是屬於不正常人類,可見,在小型機子的時代來臨的現在,我們一樣可以使用輕便型相機拍出漂亮的花朵喔 ! 我們來看看拍小花以下有哪些功能可以使用:
最近,夯到不行的自拍神器,足以媲美腳架功能,它最神奇的地方是腳架做不到的,就是舉高高,高角度全入鏡,三腳架不太會做這樣危險的動作。拍花和拍人有些不同,同樣是打特寫,人有重量可以自我穩住,花兒輕盈容易隨風擺盪,相機倚靠三腳架是為了求取畫質的穩定與清晰度,拍花其實是件不容易的事。
通常,三腳架會有個好朋友就是快門線,快門線又是在拍晨昏或溪水長曝時,必備仙丹良藥,但是,人生總有意外的時候,就是當沒有快門線可以使用的狀態下,我們就必須倚賴自拍功能。自拍功能猶如電子快門線有讀秒的功能,可以避免在決定要拍時,而按下的快門這個動作所影響的微震動。當設定自拍功能後,相機會開始讀秒,越接近完畢時,相機會自動釋放快門,這段時間,無須人工操作,隔離手部按快門鍵時,所引起的手指按壓,而造成相機的震動。
相機的模式轉盤上,各位發現過有一朵小花圖案設定嗎?那就是小花模式,也就是近攝與微距的模式。一般而言,小型相機,無法更換鏡頭,卻又想把花拍得又大又有FU的時候,就要使用這個巧妙的功能,這個功能可以讓我們更貼近小花,讓花充滿整個畫面,景深會較淺,背景會有模糊的感覺喔 !
小型相機裡,還有一種加減光的設定功能,這是EV值調整,曝光補償的功能用 + - 來達成加光或減光的目的,嘗試用加減光來攝影吧 !
M 模式是一種手動控制光圈和快門的設定,無論,是在景深的控制,或是曝光高低的風格,以及快門快,可以凝結動作進行的影像,快門慢時,又會拍出花搖曳在風中模糊的影像,在不同的設定,結果往往出乎意料之外。
2015/攝於桃農
拍荷可以善用各種鏡頭,
在清晨時間為最佳舒適的狀態,
太陽未露臉時,可以拍出色溫,
陽光出露的光線最為柔和。
2015/攝於桃農
要拍出清晰的畫面,腳架要善用,
在技巧上會較有彈性變化,光圈值不要太大,
f/11左右都可以拍出紋理清楚的照片。
2015攝於桃農
拍風景時,一般是以變焦範圍越廣越方便好用,
但是,拍攝花卉時,
鏡頭要使用最短的距離才有利,貼近花卉,
常用於30公分內,貼近的距離,儘管相差幾公分,
拍攝出來的花朵大小差異就有關係。
2015攝於桃農
微距鏡頭拍出來的效果會更加放大,
在紋路細節上有更細緻的表現,
在微距鏡頭之下,所看到的攝影世界,
非常不同,也是一般鏡頭望塵莫及的。
wen-wen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3) 人氣()